![](http://a.nync.com/.jpg!40)
![](http://img.nync.com/u/2020/02/10/ad69f1fe_l.jpg)
讲好灵丘故事,助力灵丘发展 ——灵丘县地名文化研讨会举行
编者按
灵丘县,是2300多年以来晋北唯一保留至今的县域名称。关于代北之灵丘这一地名因何而来,诸多典籍史志说法并统一,以至于至今仍有争议。一般以为灵丘因赵武灵王葬此而得名。其实,死于沙丘宫的赵武灵王,怎么会葬在800里之外的灵丘地界,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编者以为在赵武灵王死之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疆拓土所设代郡就有一个城邑以“神灵居住的山丘”名为“灵丘”,或者就是赵武灵王经营泾北于此建离宫园囿而名“灵丘”,赵武灵王死后葬于“灵丘”,魂归“灵丘”,犹如“玄鸟兮辞归,飞翔兮灵丘”一般,就顺理成章了。即先有“灵丘”这个地名,再有“灵丘”这个邑名,接下来赵武灵王葬于此后有“灵丘”这个县名。
探究“灵丘”这个古老地名的历史渊源,即是一个历史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宣传灵丘的现实问题,灵丘山水甲晋北,我们要从人文与自然两个方面诠释好“灵丘”这个地名,讲好灵丘故事,助力灵丘发展。
挖掘地名时代价值,助力县域乡村发展。近日,由中共灵丘县委、灵丘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灵丘地名文化研讨会”在灵丘平型关酒店举行。大同市委副书记张强出席研讨会。大同市委宣传部、大同市党史研究室、大同市文联等部门负责人和来自大同市县的八位专家学者、有关新闻媒体应邀参会。
研讨会以“挖掘地名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8位专家围绕灵丘地名及其他,灵丘地名浅谈,定州大道京畿范围帝后驻跸遗迹考察,灵丘郡、莎泉县、莎泉亭、莎泉道浅析,灵丘杂议,“京西福地,山水灵丘”之美名,人间仙境、灵山福地——从灵丘地名说开去深刻阐释灵丘地名的文化内涵,重点对灵丘及灵丘多地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地名的来历、历史沿革、文化内涵,以及地域的特色文化、乡土风俗、历史典故、文物古迹、历史名人、经济概况等进行深入挖掘和研讨,旨在让灵丘地名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更好地展现县域魅力、体现时代风格,打造富有魅力的地名体系,让群众有自豪感和荣誉感,进而推动灵丘实现高质量发展。
城头会
觉山村
沙湖门村
灵丘因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灵丘山川秀美,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31.9%,县域山水相映、美不胜收,唐河大峡谷、桃花山、空中大草原、花塔村、北泉村闻名遐迩,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发生地平型关、规模宏大的地下佛冢曲回寺、北魏皇家寺院觉山寺等历史遗迹众多,车河有机社区、龙渠沟有机社区等乡村建设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全县186个行政村(2019年未撤并前255个行政村),自然村400多个,版图面积2732平方公里。该县区位优势明显,距离北京2个半小时车程,距离雄安新区直线距离160公里,素有“燕云扼要”的美誉,可谓是是山西距离北京最近的县区,是山西省面向京津冀开放的桥头堡。
笔架山
北魏文成帝《南巡碑》
花塔生态民俗村
灵丘车河有机社区
近年来,灵丘县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山水特色城镇”的发展定位,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县经济发展大局,深化挖掘和弘扬灵丘地域文化,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2018年,该县坚持文化引领、融合发展,文旅振兴迈出新步伐。深入挖掘平型关大捷精神、赵武灵王改革精神等,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全年,组织第四届“长青银行杯”全国友好城市毽球邀请赛、大同市第十届农村老年人体育工作灵丘现场会、第十二届平型关文化旅游节等活动50多场,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摄制组走进车河,《唐河风飏》成为2018年大同春节文化庙会的重头戏,罗罗腔剧目《小二姐做梦》受邀参加2018年全国百戏盛典,红石塄乡被评为“山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总投资5.86亿元的“三河”综合治理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44亿元,新建、改建沙河南路、新华东街、育英街东段和农村公路457.5公里,农村公路总投资、总里程超过前四年的总和;投资2250万元,完成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投资1760万元,开工建设了灵丘规划馆;投资3000万元,新建御射台有机社区旅游步道15公里,打造车河有机社区“梦幽谷”景区;全市首家县级综合性博物馆—灵丘县博物馆顺利开馆;大同市全域旅游直通车灵丘A线B线首发营运,晋银银制品入围山西十佳旅游商品,灵丘县旅游集散中心正式营业,觉山寺、曲回寺等一批文物保护工程顺利完成,灵丘知名度、美誉度有效提升。灵丘县入选“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灵丘已经成为晋北地区最具活力的开放高地和最富商机的投资热土,灵丘正昂首阔步全面融入京津冀经济圈。
曲回寺石像冢
桃花洞
赵武灵王墓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素材来源:大同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