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img.nync.com/u/2020/02/10/ad69f1fe_l.jpg)
在我的柜子中珍藏着几张很普通的粮票,但是每当我看到这几张粮票,思绪不由的就会回到三十多年前。
1985年,上初中二年级的我,在一次周末,我正同父母正在忙碌午饭,忽然村领 导韩保国带领三位陌生人进了门。问候午饭做的多少,添加两三位可以吗?母亲说:“饭刚蒸上不久,是莜面窝窝,莜面是硬饭,但是也不一定够三位,两位吃能行”。交流完毕,韩保国带领那位自称是小说《白 毛女》的作者出了门。两位年轻人留在我家一起吃中午饭。
我家是在祖上建筑的小四合院下院西房,院里的建筑风格,远近闻名,院门是青砖拱形建筑,在村里所处位置是最高地段。屋后的苍松翠柏给我家的小四合院凭添了几分景致。父母让两位年轻人上炕往里坐,我把地上的柴烧完毕后,在母亲的催促下也上了炕。家里早就有两三岁的侄女红玉、侄儿忠玉知道我周末在家,热闹的在炕上蹦来蹦去,正在吃饭时,两位孩童一东一西还不停的打闹,笤帚疙瘩扔来扔去。
我挨着年轻英俊的那位坐下,数落两位儿童,不敢打闹。可是,我缓和的语气,根本起不了作用,忽然我身旁的那位脸色一变,语气铿 锵有力,对着两个儿童呵斥了一声,打闹这才为止。端碗一起吃饭时,我不由得问了一声距离我最近的年轻人,您贵姓?是哪里的,下乡有何事情?他一边吃饭,一边说:“免贵姓习,陕西富平的”,从河北上来查看水源污染。天下暴雨,下边浑水严重,一路顺流而上就来到了你村。现在终于找到了根源,原来是你村兑沟是最大的泥沙流发源地。
父亲说,村下麻沟由里到外几十年前种了好多松树,植被保存完好,天下暴雨,也不会爆发大浑水,而隔了两道山梁的对维山一带兑沟就不那么理想了,石 灰崖山体怪石嶙峋,每每遇到暴雨,浑水如同脱缰的野马,崩腾而出,经常有山羊被水冲走,给农民的良田造成的损失特别严重。父亲一边吃饭,一边交流,话匣子打开了,1937年9月24日,平 型 关大 捷前夕,八 路军115 师的战 士从灵丘上寨途径李台遇到暴雨,住在村里奶奶庙,我们院里空房也住了一些八 路军。就是在这条河的下游,被浑水冲走好几位八 路军 战 士。至今这儿的灾害,建 国以来一直没有彻底治理。原因是自己没有从 政,靠自身的能力太薄弱。
下图李台麻沟,最高峰“木去顶”,记得峰顶有水泥标志海拔高度。四十多年前有一木架结构物。
下图鸟瞰李台村
下图 对维山
当父亲了解姓习的那位是陕西富平的后,说起自己在抗 战年代就在陕甘宁边区,驻守在陕北绥德、米脂一带保 卫 革 命圣地延安。姓习的年轻人,问候我父亲是否去过富平?是否知道习 仲勋同志?父亲说没去富平,主要就在延安附近,以及黄河西岸一带,还有南泥湾、金盆湾开荒种地。知道习仲 勋同志,我们“南下支队”中原突围后,在秦岭穿越陇海线时,就是习 仲勋率领“晋绥联 防 军”前去接应。父亲讲述了“南下支队”南下创建根 据地,以及日 军投降后从广东回师北返,经历中原突围的艰苦……当年轻人了解父亲是带病回乡疗养,没有得到当地重视后,表示了深切的安慰,并且掏出了粮票,多留一些给父亲。
那位头来跟随村领导韩保国出去的同志过来了,问候“近 平吃好了吧?吃好了咱们还要赶路”不能太多时间停留。原来这位年轻人正是陕甘边区照金革 命根据 地的创建人习仲 勋同志的儿 子习 近 平。带领习 近 平的是《白毛女》小说的作者贾大山同志。
下图 百度卫星地图 上寨至李台对维山之间
下图 百度卫星地图 李台至平 型 关之间
这一次到我村,主要是到基层查看关于“源头活水”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走访,也是习 近平同志给县 委、县 人 大、县 政 府、县政协四大班子的建议。当时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有《知之深、爱之切》的“九条”刊登,其中“两河滩”的改造是重中之重,彻底改造大沙河上游污染源,迫在眉睫。在1985年《河北日报》上习 近 平同志发表主题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要多一些战略眼光”,文中提到用对人才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不可估量。
如今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家乡村里虽然最近几年有关于大沙河流域上游兑沟的治理,但是微乎其微,可以说杯水车薪。每到夏季暴雨,依然改变不了浑水倾泻的状况。
雄安新区就在大沙河流域的下游,如今雄安新区的建设,如日中天,正在蓬勃发展,而大沙河流域的浑水严重影响新区的生态环境,期待不久的将来,有关人士重视大沙河流域,从源头做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下图 百度卫星地图河北阜平至灵丘之间
阅读是一种修养 分享是一种美德!
点右上角三个点 不信你测试一下!
轻松创业点击进入:村网通扩展功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