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灵丘英雄李二喜:曾击毙日军“名将之花”

    信息发布者:路秀青
    2018-03-28 18:16:31   转载

    李二喜,抗日英雄,生于山西省灵丘县。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二喜参加八路军。1939年11月7日,他用五发迫击炮弹在太行山黄土岭战斗中击毙侵华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2010年3月26日晚,老英雄病逝于广东省韶关粤北医院,享年89岁。

    1939年11月7日,日军“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在黄土岭战斗中被八路军迫击炮弹击中毙命。日本的《朝日新闻》发出了“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哀叹。谁也不会想到,发射这发迫击炮弹的是一名年仅18岁的八路军迫击炮手,他叫李二喜。

    1939年11月3日,八路军部队在河北涞源县雁宿崖围歼了日军500余人。刚刚升任中将仅1个月的日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兼独立第2混成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恼羞成怒,于次日率其旅团主力向晋察冀1分区腹地扑来,欲寻找八路军主力进行报复。阿部规秀在日军中被认为是擅长运用“新战术”的“俊才”和“山地战”专家,有“名将之花”的称号。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抓住日军急于报复的心理,集中兵力于黄土岭一带围歼日军。11月7日下午3时,日军部队进入黄土岭峡谷。八路军迅速将敌人压缩在上庄子附近两公里长、百余米深的山谷里。

    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负责迎头阻击的1团团长陈正湘在望远镜里发现,位于黄土岭与上庄子之间的一个名叫教场的小村庄附近,有一座独立小院,不断有腰挎战刀的日军军官进进出出;距离小院100米远的小山包上,有一群穿黄呢大衣、挎战刀的日军军官,正举着望远镜观察。陈正湘判断,独立小院是敌人的指挥所,小山包是敌人的观察所。他急令分区炮兵连连长杨九秤率部迅速上山,在团指挥所左侧展开,隐蔽构筑阵地。

    炮兵连进入阵地后,杨九秤带着迫击炮手李二喜到指挥所领受任务,陈正湘指着望远镜里观察到的那两处目标问迫击炮能否打到,杨九秤目测距离后胸有成竹地说:“直线距离约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内,保证打好。”

    李二喜迅速赶到炮位,以最快速度测距定向,调整炮位。陈正湘一声令下,李二喜手起弹出——“哐、哐”,两发炮弹不偏不倚,像长了眼睛一样在院内开了花。紧接着,他又娴熟地扭转炮口,对着小山包上的日军军官打出了剩余的两发炮弹。硝烟散去后,只见独立小院的敌人跑进跑出,异常慌乱。小山包上的敌人拖着死尸和伤员仓皇撤离。

    指挥所遭受炮击,使日军恐慌异常,他们纠集力量拼命向黄土岭突围,遭我各部迎头痛击。当时,我军并不知道炸死何人,几天之后,从敌人的广播和报纸上获悉,被击毙在黄土岭的日军最高指挥官——阿部规秀中将中炮身亡。


    李二喜当时还不知道,他已经在抗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毙命在自己迫击炮弹下的阿部规秀是抗战期间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当年他击毙阿部规秀的那门迫击炮,如今成了国家一级文物,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中。


    黄土岭一战,李二喜几发炮弹立下了奇功,人们纷纷称颂这个几炮击毙日本中将阿部规秀的抗日英雄为“神炮手。”

    解放后,李二喜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跟随大部队来到广东剿匪。1952年,从部队转业到韶关工作。大部分时间在民政系统工作。1982年,他从曲江县民政局局长位置上离休,回家颐养天年。

    李二喜老人生前曾说过:我能活到今天,是非常幸运的。我亲眼看到许多战友倒在枪林弹雨中,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我现在过得很好,又有国家的照顾,我心里很坦然,上级为了保护我的安全,也要求我不要张扬。如今,李二喜老人已无需低调,他与他的功勋迫击炮在黄土岭上所建立奇迹般的伟大功绩,将永远流传在人们的心中。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